客服电话:020-88528343
欢迎来到誉名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浅谈域名根服务器的主导权和统治权

浅谈域名根服务器的主导权和统治权

作者:网络文章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2019-12-26 15:49:02

近日,工信部信管函(2019)400号批复,标题很长,意思很清楚:《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同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设立域名根服务器(K根镜像服务器)及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的批复》。所以我们今天想简单聊聊域名根服务器的主导权和统治权。

\"浅谈域名根服务器的统治权\"

域名根服务器的主导权

对于美国因特网的运行规则,包括域名根服务器系统的布局、域名根镜像服务器节点的设立,我国没有主导权。


1、母根

因特网树形结构的母根(Female Root,全网的源生根)究竟在哪里,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半个世纪以来资料披露很少,应当是美国因特网的最高机密。

可以确定的是,因特网是由美军的阿帕网(ARPAnet)延伸发展而来。沿革阿帕网演进重构的美军网是因特网的核心网、发源网、网中网,或可以称之为“母网”。因特网的“母根”应当就隐藏在美军绝对控制的“母网”之中。


2、主根

因特网的主根A,好比是因特网母根“垂帘听政”的代理根。

A根几十年不变地在美国政府和军队的强力保护下由美国威瑞信(Verisign)公司管理。其中一项主要的功能,就是每24小时向其它12个域名辅根服务器系统分发推送顶级域名的权威更新,以保证全球DNS域名解析实时运行的一致性和唯一性。世界各国(包括中国)依照因特网的布局设立的任何根(包括遍布世界各地的所有域名根镜像服务器),都必须、也只能够追随主根A实时同步更新、协调和被支配,也就是受制于主根。否则,或将引起全网(包括因特网的中国本地网)运行严重混乱,甚至发生大面积阻滞、中断,不能(无法)正常服务。马来西亚MH307航班失联,就是因为管制中心对该航班失去控制。因特网出现异地同步的两个甚至多个“主根”控制运行,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M根是美国因特网设在日本的辅根。M根引出的25个“域根”,实际是M域名根服务器系统分布的节点,是美国因特网母根和M根绝对控制下的二级(或三级)域服务器,

 \"浅谈域名根服务器的主导权和统治权\"

试问,“中国主导的主根”,能具有美国因特网A根的功能和作用吗?美国能允许他国主导的“主根”同步控制因特网运行吗?显然不能。那么,所谓“中国主导的主根”,究竟是谁控制的主根?究竟是起什么作用的主根?或者根本就是欺上瞒下骗人的假主根?编造出一个假主根长期、持续、大言不惭地浑水摸鱼、混淆视听,目的何在?为名还是为利?


3、镜像服务器

域名根的镜像服务器(Instance)分为全网(Global)和本地(Local)两种类型。网上内容完全相同而且同步更新的两个或多个服务器,除主机服务器外,其余都是镜像服务器。

镜像服务器是分担主机负载的服务器,其像照镜子似地同步映射主机服务器的内容,能看得见、却不是原版实用的信息。类似于镜花水月、海市蜃楼。镜像服务器的映射,受制于所镜像的主机,主机有什么,才能镜像什么,不可能有任何异动、更改、变通。科学不是变戏法,镜像不是照妖镜,不可能主机里面明明是个野猴子,镜像却照出个“齐天大圣”孙悟空。

对于业界专业人士来说,镜像服务器又被称为“实例”,实例之间不相互联接,可以基于Web \r\n或基于命令行单独控制或管理。域名根的镜像服务器(Instance)分为全网(Global)和本地(Local)两种类型。

在每个域名根服务器的节点列表中,一些实例被标记为“全网”,一些则被标记为“本地”。实例标记表明该镜像服务器的应用范围,镜像服务器应用范围由该实例的路由方式(运行于TCP上的自治系统的边界网关路由协议BGP)决定和限定。

全网实例,允许路由通告在全球因特网(Internet)上播发,即因特网上的任何路由器都可以知道通达(链接)该实例的路由路径。当然,对于特定的来源,该实例的既定路由可能不是最佳路由,可以选择其它实例作为目的地(经由地)。所有域名根服务器运营商都必须至少有一个全网实例为全球因特网(Internet)提供服务。

本地实例,路由通告仅只限于邻接的网络。例如,该实例可能仅对一个网络运营商(ISP)可见,或者对于在特定交换点连接的ISP可见。而对于其他(或远程)的域名解析请求将无法查看和查询。某些域名根服务器运营商还可能根据自己与合作伙伴的需求选择部署本地实例。


4、域名解析

美国高度重视、严密控制因特网DNS域名解析系统。因特网层次化的树状体系域名解析,按照“从右向左”的规则有序流动运行,从来不允许任何可逆可变可移动的情况发生。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1980年资助研发的域名解析系统软件BIND,早已成为因特网域名系统应用的“事实标准”(de facto \r\nStandard),并由美国因特网系统联盟(ISC)接管。




域名根服务器的统治权

半个多世纪以来,网络空间信息领域的主权和治权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美国始终认为基于因特网的“赛博空间”主权属于美国,不可能与他国分享或分而治之。中国、俄罗斯和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认为,美国必须尊重和承认他国拥有网络空间主权和数据主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理直气壮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共同推进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努力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工信部的400号批复,本意应是落实我国网络空间主权和安全治理的措施。不过,这开创了主权国家干预美国因特网管理的先例。从法治的角度,无论从法理基础、法律程序来看,似乎都有所不妥。


中国政府同意设立美国因特网的域名根镜像服务器,显然有悖因特网现行管理规则。逻辑上,维护和管理美国因特网域名根系统的唯一权威机构,是美国政府批准成立和授权的美国民间组织“因特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虽然中国政府工信部批准中国相关民间机构接受ICANN的委托授权同ICANN合作看上去顺理成章,但直接批复中国机构设立美国因特网的域名根镜像服务器和运行机构,除非是履行中美两国政府相关一致的协议(尚未见政府信息披露),或者中国制订法律明确“任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网络、网络基础设施和运行机构,都必须接受中国政府管辖”(现行法律尚不健全、不完善),否则会有法治前置不明、主张治权不当之嫌。


强行“叫板”美国,可能授之以柄,引发中美之间在网络空间信息领域新的争端,给美国制裁中国政府、中国机构、中国相关科技人员新的借口,得不偿失。中国主流媒体更不应该罔顾事实画蛇添足、节外生枝、法外生乱。各地“千人计划”招致美国以中国的开源信息作为证据迫害中国海外人才的教训,必须认真总结、汲取。


\"浅谈域名根服务器的统治权\"


治理和创新我国网络空间信息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制,远远跟不上推动构建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紧迫趋势和需要。网络空间信息领域不是仅仅关系工业化,而是越来越全方位、多视角、多元化、多层面地交织反映及作用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教育等的纵深。立法成立我国政府专司网络空间信息领域主权、安全、创新的机构,集中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举国之力治理和发展不受制于人的主权公众网络,积极推进军民融合主权网络空间科学技术高屋建瓴地全面创新发展,已经很有必要。


长期以来,美国宣扬的“同一个世界、同一张互联网(Internet)”的泛美思想理念,严重渗透我国主流媒体和高校、科研机构,严重干扰我国网络信息领域的战略决策,严重束缚了我国网民与科技人员在网络空间信息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厘清我国域名根服务器的权属,清醒头脑,清醒认识,清醒地面对中国没有主权公众网络的真实格局,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知耻而后勇,将有助于、有利于我们彻底打破几十年不变僵硬的因特网思维,打破几十年羁绊我们的“坛坛罐罐”,认真学习、思考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也许,区块链“用基于内容的地址替代基于域名的地址”,是对因特网树状域名根服务器体系的颠覆性、革命性创新。我们需要大胆地实验和验证。


新时代,我国网络空间信息领域亟需颠覆性、革命性的创新。我国业界人士、网民须同心同德地继续不懈努力、共同奋斗。


相关阅读:

什么是互联网域名DNS根服务器?

关注服务号

手机注册更方便

关注订阅号

新鲜资讯每日奉上

TOP